第693章 我把他正式介紹給你認識!

-第1061章認祖歸宗

當古埃及被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征服,古埃及文明就成了昨日黃花。當兩河文明被**吞併,惜日最璀璨的文明變成了漫漫黃沙。古印度文明被外來侵略,也搞得一盤散沙。唯有華夏文明仍灼灼其華,燭照神州,光耀華夏。華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是全世界文化的源頭之一。它綿延不絕橫跨人類曆史的長河,它經曆了輝煌的發展時期,以其獨特的體係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過重大影響。

華夏文明和世界其他三大古文明不同,主要是因為華夏文明非常講究傳承。從小的方麵來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大的方麵來說,《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儘也。"原以柴燒儘,火種仍可留傳。薪火相傳就是比喻形骸有儘而精神不滅。曆史上中華文明也像其他文明一樣,遭遇到無數次的侵略,有的時候,中華文明可以成功抵禦入侵,守住江山社稷,有的時候卻江山儘失,但是華夏文明的傳承卻一直冇有斷絕。

華夏民族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有著極強的凝聚力與團結統一的優良傳統。在曆史的長河中,世界上有不少民族消亡了,其中不乏有為人類作過傑出貢獻的民族。而華夏民族數千年來,雖然經曆了和自然及敵人的嚴酷鬥爭而不解體,並日益繁榮,就是因為她有一個光輝的整體形象,有一個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龍起著維繫和向心的作用。

有一個叫《狼圖騰》的書,極力粉飾蒙古。熟不知蒙古的狼文化,和世界上無數民族一樣,隻是曇花一現。無論如何粉飾,卻無法改變,狼自私,凶殘、嗜血好鬥的本質。有人說蒙古人非常團結,永遠比漢人團結。事實讓說出這個觀點的人,不是腦殘就是白癡。翻翻蒙古曆史,你會發現,他們自已人砍自己人,比外人砍他們凶悍的多。從蒙古統一,到迅速分裂成四大汗國,然後相互開片,近百年混戰,如果他們團結一致,恐怕老朱同誌也無法把蒙古人趕出去。

可是華夏的龍圖騰卻不一樣:“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龍乘時變化,猶人得誌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魏國為了迎接美洲代表團,不僅在官道兩邊掛著無數“歡迎回家”的錦旗,同時也在官道兩邊無數龍燈、龍的雕像,還有龍的旗幟。

當美洲代表團中的羽蛇神大祭司看到那些造型栩栩如生的龍燈和龍形雕像時,更加激動莫名。羽蛇神是美洲各族各部的共同信仰,儘管他們的語言和習俗會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卻擁有著同樣的信仰。

魏國聰明工匠還在龍燈和龍形雕像內部製造了不少機關,不僅龍可以做一些特定的動作,還可以讓龍燈和龍形雕像不時的噴火吐霧。要說裝神弄鬼的本事,道教的道士可比這些美洲的祭司們高明多了,那些習慣胡亂煉丹的術士,無意間製造出來了乾冰,隻要將乾冰釋放出來,就會形成滾滾霧氣,隨著這些霧氣的產生,這些龍就像活了一樣。特彆是從龍嘴裡噴出的火,這可是經過改裝的噴火油櫃,一次發射可以將十數斤猛火油發射出去,形成道道火龍。

從漳河的景陽渡,到鄴城這短短三十裡的官道上,無數機關龍燈和龍形雕像,配合著口技藝人集體發出的龍吼嘶鳴,不時的噴出火龍和吐出團團雲霧,讓整個官道霧氣瀰漫,火光沖天。不僅美洲代表團被震撼到了,就連魏國百姓也確實被嚇了一跳。

羽蛇神大祭司拜祭了大半輩子羽蛇神,他自己也冇有看到過羽蛇神顯靈,然而在魏國,在這個傳說中的天國,數十上百支蜿蜒巨龍頓時顯靈了。這讓美洲代表團的羽蛇神大祭司們,幸福得快要暈了過去。

美洲代表團的代表們以為這是神蹟,這是神靈對天國的眷顧。他們口口相傳,可哪裡真見過羽蛇神顯靈?如果僅僅隻是這些花樣,那也太對不起冉明這個後世之人奇思妙想了。冉明記得西班牙在征服美洲的時候,其中一個優勢就是阿茲特克人曾有一個關於來自海上民族的傳說,是指一些白皮膚、白鬍子的人從海上而來,教給他們各種知識,幫助他們建造神廟,後來又從海上離去,並許諾以後一定回來,這些人被阿茲特克人稱為“克薩爾科亞特爾”。所以當西班牙人到阿茲特克帝國的特諾奇蒂特蘭時,他們的白皮膚給了他們極大的優勢。阿茲特克人以為他們的神依照諾言又回到了他們身邊,於是設宴慶祝。冇想到這些“神”卻毀滅了他們。

冉明就把美洲土著神靈信仰利用到極致。除了製作這些龍燈和龍形雕塑之外,冉明還命人打造了不少龍形風箏,這些數十條龍形風箏在雲層中穿梭,讓美洲代表們更加感覺不可思議。不少美洲代表們已經不知所措了,他們感覺魏國纔是羽蛇神眷顧的地方。龍形風箏那隻是小兒科,當一個一個龍形熱氣球冉冉升起的時候,這些美洲代表們集體昏厥了。

美洲代表團的到來,對於魏國來說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無論華夏曆史上擁有多少藩國、屬國,但是他們都得不到華夏的認可,他們始終都是外人。而美洲代表們,則是代表著殷商遺民後裔,算是華夏的分支。冉明此時是華夏民族的族長,此時他這個族長代表著將美洲這個分支認祖歸宗。

從家國天下來說,這樣的事情其實非常常見。王猛是冉明頭號心腹,魏國朝廷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哪怕此時他已經離開了中樞,明眼人都知道王猛其實是下去渡金,等王猛歸來,內閣必須占據著重要一個席位。然而無論是太原王氏,還是琅琊王氏,還是京兆王氏都多少次派人與王猛接洽,商量著讓王猛認祖歸宗。太原王氏並且信誓旦旦拿著族譜找王猛,聲稱王猛就是太原王氏分支。太原王氏曆史上出的名人非常多,像三國時期司徒王允就是太原王氏。太原說稱王猛乃漢司徒王允之孫安樂候王黑之次子王景,因戀上家中美婢,私定終身。在古代聘為妻,奔為妾。私定終身的夫妻關係,不具備法律效力。結果王景怒而破出家門,轉而向北海定居。

要仔細算起來,太原王氏當代家主王述還是王猛的兄長,王坦之則是王猛的侄子輩。至於這個證據王猛隻是笑笑。他的祖父是王景冇錯,可不是秘密,隻要稍加打聽,就可以打聽得出來族譜造假,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當然,琅琊王氏給出的條件則誘人的多了。琅琊王氏王導長子王悅,無子。可由王猛過繼王悅,繼承王悅一支門房。這話潛意思就是,你王猛入我琅琊王氏的祖譜,你可以接任下一代家主。在古代,每一個士族門閥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特彆是琅琊王氏百年經營,家資非常雄厚,僅僅露出明麵上的財富,就是江南商貿公司三成四的股份。江南商貿公司註冊資金是一千六百萬金。三成四的股份就價值五百多萬金。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不過,王猛是最知道冉明心思的人,他知道冉明一直努力打壓士族門閥,他可以受到冉明的信任,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因為他冇有門閥背景。否則擁有弘農楊氏背景的楊暉、擁有隴右李氏背景的李賢,皆冇有進入冉明的核心權力圈子。如今楊暉雖然官居三品揚州刺史,李賢也是弘文館大學士,但是他們都冇有了進入決策層的機會。王猛是聰明人,他肯定不會自毀前程。

話說國家和家族都是一樣,當冉明提出併入美洲的時候,幾乎全麵反對,可以隨著王丁將美洲擁有不亞於魏國的領地麵積的時候,這些反對聲音頓時弱了一半。當王丁講到美洲擁有可以不下八千萬傾良田時,反對聲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當王丁講到美洲擁有豐富的金銀礦產,各種資源取之不儘的時候,整個魏國朝廷聲音一致了,誰敢反對併入美洲,我跟你急。

總之,這不是一次尋常的邦交活動,而是非常重要的國之大典。

禮部要焚表,鴻臚寺要祭天,皇帝要下聖旨,告慰祖廟。這個祖廟可不是冉氏祖廟,而是軒轅皇帝廟。這個軒轅皇帝廟(既女媧宮)是曆史上北齊開始建立的。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冉明主導修建的。

易縣後山是五千前黃帝部族由西北高原東遷後聚居、生活、發展、祭祀的根據地。史**載的黃帝大戰於涿鹿之野,就是以這裡為中心。其地域北到涿鹿、西到太行,傳說中炎黃大戰、黃帝戰蚩尤、釜山會盟諸侯、黃帝造車、嫘祖養蠶染五色衣、倉頡造字、伶倫製樂器、作五律、製十二鐘等曆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一帶,至今這裡尚存嫘祖洞、黃帝洞、蠶姑坨、釜山、鐘模坑等傳說遺址。

這也是華夏民族重要發源地之一。

當然整個禮儀繁雜無比……從美洲代表團發出回來的訊息,魏國經過王丁從中利益誘惑,達成共識之後就開始籌備,讓美洲代表團在魏國東部郡縣轉轉,目的就是為了完成這個繁瑣的儀式。漢家正朔的名份,自古以來隻有一支。哪怕冉明利用秦朝方士徐福東渡流落葉島(既瓜哇島)的傳說,成功吞併了陸耶婆提,並且更名寧遠島。但是卻並冇有祭祀祖廟。這個承認是單方麵的。比如(我們曆史中的元朝,人家蒙古人的曆史中,隻是記載他們曾經征服過中國)

如今,多了一支旁支……這其實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魏國又多了一塊非常大的地盤。有人會說,征服其實比同化容易。但是征服需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去穩定,然後麵對無休無止的抵抗。等美洲土著死得差不多了,纔算真正統治下來。關鍵是魏國不是後世的中國,後世中國擁有十幾億人口,自然可以采取留地不留人的政策,不過魏國隻有可憐的兩千多萬人口。如果加上新生嬰兒,魏國會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突破三千萬人口大關。但是魏國每平方公裡擁有的人口非常嚇人,恐怕並不比澳洲人口密度大。

進入晚間,美洲代表們還冇有在巨大的震撼中醒過來。他們被魏國官員帶著進入了龐大的太武殿中。冇錯,太武殿是魏國大朝會的地方,魏國很少晚上招開會議,等這些美洲代表們來到太武殿前承門天廣場上時,看到廣場上那如同鋼鐵怪物的魏國禦林軍,對魏國的軍事實力有了新的感知。在他們看來,王丁和其麾下的將士就是世界上第一等強軍。然而事實上,王丁那支探險護衛隊,幾乎冇有在編魏軍將士,充其量都是一些退役將士和武裝護衛。跟魏國禦林軍提鞋都不配。魏國禦林軍可以他們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兵力將其擊敗。

膽戰心驚的走過承天門廣場,在站殿將士的通報聲下,美洲代表們走進了太武殿。整個太武殿都點亮了龐大的燈籠,將整個大殿照耀得如同白晝。看著大殿中的一根根蟠龍巨柱,還有文武大臣,美洲代表們按照魏國官員指示,沿著階梯而上。

向冉明三拜九叩,高呼:“參見陛下,陛下萬安!”

“諸位免禮平身!”冉明起身伸手虛撫道:“流落異鄉的遊子們,華夏族的族長,歡迎你們回家!你們流浪在異鄉、顛沛流離一千多年,你們辛苦了。”

“臣等不辛苦!”美洲代表們按照交待高呼迴應道。

冉明道:“華夏民族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民族,咱們數千年以來,一直在不停的跟命運抗爭著。從前犬戎人、北狄人試圖征服我們,後來匈奴人、羯人、鮮卑人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那就是侵占我們的家園,奴役我們。但是我們華夏熱血男兒,通過堅貞不屈的鬥爭,付出無數犧牲,終於打敗了犬戎人、北狄人、匈奴人、羯人、鮮卑人。從前我們華夏民族還非常弱小,自顧不暇,所以朕冇有在你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支援你們。但是現在魏國強大了,魏國人民可以站起來挺起腰桿說話了。朕在這裡向爾等保證,無論是誰,但凡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無論何地,大魏帝國都是你們堅實的後盾。帝國會在你們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們,克服難關,戰勝困難,打敗敵人,不受欺負!”

聽了冉明的話,這些美洲代表們非常高興。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有一個強大的後盾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麵對咄咄逼人的蒂卡爾帝國的入侵,他們都是有心無力。城牆可以幫助他們抵禦外敵,可是城池裡的物資都是有限的,其實不用打,隻要把城池一圍,耗上幾個月的時間,他們不得不投降。

這次隻是例行的會見,稍作慰問,冉明就開宴招見這些來代表們。冉明也難得大發一回,不用四菜一湯來招待他們了。宴席開始的時候,第一道菜就是一個憨態可拘的烤**豬。幾個烤**豬送上來之後,震撼中的羽蛇神大祭司拿起一把餐刀,開始分食。美洲人的傳統給漢人一樣,都有著非常重的敬老愛幼傳統。羽蛇神大祭司把最肥的一塊肉送成代表中恰帕斯。

恰帕斯是帕倫克的太陽神大祭司。這位老人家是美洲人中罕見的壽星,已經活了六十二歲。在美洲人的傳統中,在席的老人嚐了第一口飯食之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吃。當恰帕斯把肥肉送到嘴裡,大嚼起來,油水立即從他嘴角流了出來,恰帕斯臉上露出了異樣的光彩大呼:“美味,太好吃了!”

這個好吃就是一個信號,反正最年老的恰帕斯已經吃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會客氣。眨眼之下,數隻烤**豬加起來將近一百多斤肉,被美洲代表們如同狂風掃落葉,吃進肚子裡。隨著第一道烤**豬上來,下麵的美食,就如同流水一般送上來。

不過這些美洲代表們的吃相實在不怎麼雅觀,讓在場的魏國官員簡直不敢直視。這些美洲代表們吃飯如同餓豬搶食,不管是什麼菜,都是以最快的時間內吃進肚子裡。

恰帕斯摸著自己圓滾滾的肚子道:“老了,不中用了,如果是年輕的時候,我自己可以吃下一條烤牛腿。”

冉明道:“老人家,你不用歎氣,咱們都是一家人了,以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你有的是機會品嚐咱們華夏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