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傅家有兒初長成

-

宋時,青州有一縣盛產玉石,名為長山縣。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這縣城中有一戶靠做玉石生意興旺發達的富庶人家——長山傅家。傅家經營著玉石生意已近三百年,從白手起家的先祖到如今已有七八代人,家族人口上百。現下傅家的實際掌權者名曰傅雲開,其弟傅月明,二人同心協力維持著家族的生意,兄友弟恭,甚是和睦。

故事便要從這傅月明說起。

要說這傅月明啊,可是長山縣數一數二的美男子,少時傾心於他的女子不計其數。先天如此優厚,按理來說,他應當與縣內門當戶對之望族閨秀結為連理。但是,在傅月明弱冠之年外出遊玩之時,其在禹州鳳陽縣結識了一名當地女子,回來後偏是要與此女子許終身之約、共白首之盟。傅家長輩自是不允,但拗不過傅月明的七日絕食,加之長子傅雲開的求情,傅家長老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位名叫花月臨的江湖女子入門。雖說大婚之日有所波折,但最終,這位江湖女子還是成功坐穩了傅月明夫人的位置,並於成婚一年後為傅家誕下了一名男丁,取名為傅瑾。傅瑾二十歲時,傅家長老為其取字為:停雲。之所以取“停雲”二字,坊間傳言說是因為傅瑾出生之前連下了七天的大雨,天上風起雲湧好不壯觀;可這小兒一出世,說也怪哉,那烏雲便在他的哭聲中慢慢散去了。傅家認為此是祥兆,於是乎,在那時便為如今的傅家小公子定好了姓名和表字。

這位傅公子呢,從小便聰穎慧達,五歲能詩,七歲能文,十歲能誦四書,自是不凡。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錦衣玉食的澆灌下此子並未養成肆意驕縱的心性;雖年少,待人接物卻彬彬有禮、極為溫潤,倒真是一位遠近聞名的翩翩小君子。傅家長老初時雖不待見其母,但卻極其珍愛這個寶貝孫子。從小到大,隻要是傅瑾想要的,就冇有傅家不給的,長老們甚至暗暗商定要讓傅瑾繼承家業。可這傅瑾卻貌似對傅家的生意並不怎麼感興趣,與他整日為伴的,是他裝滿了各種奇書名著的小書房,傅小公子甚至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如玉屋”,因為他深信老祖宗的兩句至理名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不金屋的無所謂,但是傅小公子深信,自己將來一定會娶到一個如玉般貌美的女子為妻,然後轟轟烈烈、和和美美地攜手造就一段佳話。哦對,忘了說了,這位傅小公子幼年抓週時,在一眾墨鬥、泥團、算籌、賬本、彈珠、刻刀、竹笛、瓷瓶、玉印章中選中了一本皺巴巴的《論語》。傅家長老們很是欣喜,雖然傅瑾冇選到和傅家玉石生意相關的物品,但這《論語》選得也是極好的,說明此兒將來可是要做大官的。生意上的事以後再培養也不遲,或者直接就交給其他孩兒們也是可行的,長老們樂嗬嗬地想。

但好景不長,長老們便有些慌了。慌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傅瑾都快弱冠了,但是傅家除了他,孫字輩彆無其他子嗣;其二是,傅瑾的仕途貌似也有點懸,因為這孩子比起四書五經好像對那些供人消遣的誌怪傳奇小說更感興趣。說起子嗣問題,傅家長老們也不是冇有催過傅雲開,可是傅雲開總是以生意推脫,都推脫到不惑之年了,長老們有些淚目……至於傅月明,長老們也不是冇有催過他續絃,可是傅月明心裡一直還念著亡妻,堅決不另娶他人。對了,傅瑾他娘,傅月明他夫人,在傅瑾三歲那年便去世了,也是很令人唏噓的一件事。唉,這可怎麼辦是好,傅家長老們有些發愁,子嗣的事情難道隻能寄希望於才行過冠禮的傅瑾了嗎……

然而,傅家長老們此時唯一的希望怕是也要落空了……

為什麼會落空呢?

答曰:因為一隻妖怪。對,你冇看錯,的確是因為一隻平平無奇的小妖怪。

這小妖怪是一隻食字精。

通俗地說,就是一隻靠吃字進修的小妖怪。

文雅點講,就是一隻安安分分吃著方塊字不殺人也不放火的小可愛。

各位看官看到這兒是不是有點大驚失色、出乎意料,食字精是個什麼東東?或正經或不正經的書籍裡隻記載過什麼蛇妖、狐妖、獐子精……從來冇見過什麼食字精啊!彆慌彆慌,書籍中未記載食字精隻因食字精這類妖怪實在是太惜命了,他們雖然天生親近人類,但從來不會輕易讓人類發現他們的存在。就像現在這樣,這隻小妖怪在傅瑾的小書房晃悠了十多年都冇有被髮現。他們如此惜命的緣由大概是因為他們太有文化了,作為以食字為生的妖怪,食字精可以算是妖怪中最有文學素養的一類妖了。也冇辦法,吃了那麼多字,不想有也得有。有文化的結果就是,他們明白了太多妖怪與人類密切接觸甚至相戀而導致自身滅亡或損傷的故事,比如大名鼎鼎的《白蛇傳》;所以“珍愛生命、遠離人類”,成為了食字精們從春秋開始存活到現在的八字箴言。他們一致認為,那些與人類有所糾葛、有些竟然還愛上人類、為此甚至損身殞命的妖怪,真真是奇蠢無比、愚笨如豬;作為妖怪,潔身自愛、與世無爭並潛心修行纔是應走的正道。

這隻會讓傅家長老們希望落空的小妖怪之前也是理所當然地這麼想的,畢竟她英年早逝的母親對她最後的遺言就是:不要靠近人類,會變得不幸。

妖怪名叫石紅玉。年方十七。

其實她貴庚已經五十七歲了,還有三年就要成年麵臨天劫了,隻不過因為所有的食字精不管年歲如何樣貌總會定格在十七歲的樣子,所以說是十七歲其實也無妨。

為什麼食字精們的樣貌總是維持十七歲的樣子呢,這就需要聊聊我們可愛的食字精們源遠流長的家族曆史了……

·

西周時期,禮樂盛行,民風和樂。

為了瞭解民情、鞏固統治,曆代周天子均設有采詩之官到民間采詩,采後獻於朝廷已觀民風。采詩官多是由周時的公卿列士們擔任。

及至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瓦解、禮崩樂壞,但是采詩之風卻被保留了下來。

食字精的先祖便是一位采詩官,的兒子。

時代久遠,這位采詩官的真實姓名已不可考,隻知他曾是春秋時鄭國的一位公卿,平生癡迷詩歌,因為人忠厚可靠而被鄭王任命為鄭國的采詩之官;為官數十載,儘忠儘職,所獲頗豐。公卿有一子,在家中排行第四,性子隨了公卿,亦是嗜書如命、不讀詩不成活,也愛學著父親到民間采詩。某年嚴冬,這位小公卿大人又一次瞞著父親深入民間采詩,卻在回來時不幸在山中遇上了大風雪。彼時一行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在原地被困了近十天,最終在饑寒交迫中活活被凍死,同行侍從亦無一倖免。

彌留之際,這位小公卿死死地抱著懷中還未得見天日的書稿,以一己之身替他們擋下了所有的風雪。他希望有人可以早點發現他們,然後將這些書稿平安地帶給父親、完好無損地獻於鄭王。

也許是他的執念感動了上天,在他將死之時,他殘存的一點靈識隨著漫天飛揚的雪花附在了這些書稿之中。

天地荒茫一片中,這靈識混混沌沌中以雪為媒、以字為食,修煉著法力,守護著書稿。

十日之後,公卿之子和侍從們的屍體被找到。

大家驚訝地發現,在這慘不忍睹的一片狼藉中,小公子懷中的書稿卻安然無恙,好像有什麼在庇佑著它們似的。他們認為一定是愛詩如命的小公卿在天有靈,不忍讓這些他費心勞力、苦苦收集來的書稿遭了風雪,默默守護著它們,所以書稿才完好無損。

大家慟哭發泄完後,便裝起書稿、抬著屍體回了鄭國。

靈識已完成任務,便從書稿中脫身出來,隨後意識半有半無的飄盪到有人有書的村落,在附近尋了一處暖和的洞穴繼續修煉。

三年之後,靈識有了完整的意識,併成功化了人形,樣貌完全是小公卿生前的樣子。

小公卿死時還未及冠,時年十七歲。

這靈識雖長著小公卿的樣子,有了人的意識,但卻並冇有任何小公卿生前的回憶。他不記得他溫良敦厚的父親,也不記得他端莊賢柔的母親,更不記得也算疼愛他的兩個哥哥和最親最親的阿姊。

他隻知道自己喜歡墨香,喜歡竹簡和羊皮的味道,更喜歡吃上麵歪歪扭扭的方塊字。

在村莊裡晃盪久了,靈識學得了周圍的人語,也通了些人間的人情世故。

他決定給自己取一個姓名,像人那樣。

他最常吃的這戶人家姓石,那他就姓石。

至於名字,就叫子衿吧。

石子矜,蠻好聽的。

就這麼定了。

有了名字的石子矜很開心。

他也許不知道,和他模樣相同的公卿小公子,在那些他拚死守著的、剛采集來的書稿中,最喜歡的,就是《子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